在风水学中,水与山至少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,在许多情况下, 对水的重视程度甚至高于对山的重视。尤其在无山的地区,风水的好差几乎完全取决于水,水的风水地位成了唯一。

       古人为什么这样重视水的作用呢?【管子·水地】中说:“水者,何也?万物之本原也,诸生之宗室也,美恶、贤不肖、愚俊之所产也。”文中说,草木得到了水就生长得更加茂盛,鸟兽得到了水,就会长得更加肥壮,并特别指出,水的最精华部分凝聚起来形成了人,人的九窍五官都产生于水。文中还反复强调,人的体质、容貌、性情和道德品质,也是由于水质不同所决定的。

       【管子·水地】中说:“何以知其然也?夫齐之水遒躁而复,故其民贪粗而好勇。楚之水淖而清,故其民轻果而敢。越之水浊重而泪,故其民愚而垢。秦之水泔最而稽,淤滞而杂,故其民贪戾,罔而好事。齐晋之水枯旱而运,淤滞而杂,故其民诌葆诈,巧佞而好利。燕之水萃下而弱,沉滞而杂,故其民愚戆而好贞,轻疾而易死。宋之水轻劲而清,故其民简易而好正。是以圣人之化世也,其解在水。故水一则人心正,水清则民心易。人心正则欲不污,民心易则行无邪。是以圣人之治于世也,不人告也,不户说也,其枢在水。

       【管子·水地】这部著作认为水性决定任性,并列出了各地的水性对人性的影响。

       水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而多方面的作用,这也是风水学重视水的原因之一。俗话说:“山管人丁水管财。”这不仅是由于古人以农为本,而水为农业命脉,也不仅因为凡耕渔、饮用、舟辑之利以及调节小气候,莫不仰仗于水,更重要的是因为水是生命之源,财是养命之源,二者的作用有类似之处,都是人生既无法离开,而无法不追求的东西。水还决定着人们的健康、交通、防御状况和对水害的预防。【平洋全书】说:“依山者甚多,亦须有水可通舟辑,而后可建,不然只是壅塞去处。”风水家重相土尝水,鉴别水土质量的种种作法,可以防止因水土缘故而发生的各种疾病,这一点可以从当代诸如克山病、大骨节病等地方病的地理地质调查中得到旁证。

      但是风水学对水的重视,根本来说却是与对生气的追求相联系的。古人认为“水随山而行,水界水而止”,山水不可分离。风水学以山脉为龙,生气随行于土中,为内气,水流则称外气。平原水乡地区无山而有水,故以水流为龙,并提出生气形于地中而无形,充溢而出于地表即水的观点。察水即所以观气,正同于山地觅龙。诀曰:“行到平洋莫问趾,只看水绕是真龙。”【水龙经序】水龙之说以江河通流为行龙,即龙之主干,主干绕曲,界定外气。沟渠小水为分支,支龙交会,内气孕育。风水学中的水龙说是根据平原水乡地区实际情形提出的,在阳宅风水中影响很大。

      以水龙定穴建宅,取支不取干,但需支干相称。干龙无支,其气旷蔼,与宅不亲;支龙无干,发福虽捷,但不能持久。关键在于支干配合,曲秀生动。湖泊水荡视若大干,建阳宅可收聚生气,建阴宅则必须支水有情乃可。

      河流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偏向力作用,往往向南形成河曲,北岸凸而南岸凹,水流夹带泥沙在河曲凸岸堆积成滩,而凹岸则不断淘矢挖深,导致坍岸,故古人选择基址于河曲位,且以水流三面环绕缠护为吉,谓之“金城环抱”、“水之罗绕”。


      水的重要作用还表现在水口。水口指住宅、村镇或墓穴前方流水的入口与出口,风水学经常提到它。据风水理论,来龙运到,必须有水流在前,以止龙聚气。无论水流自何方流来,何方流去,其来处为入口,亦称入口;去处为出口,亦称地户。二者统称为水口。要求天门必须开敞通畅,不宜曲折关闭;地户则必须关锁紧密,最忌直去无收。由于地形的作用,水流总是由高处流来,一般自能成开敞之景,而出口也就显得更为重要。故曰:“水口者,一方众水所总出处也。”(【葬经翼】)

      水口的位置宜位于两山夹峙或山脉转折处,要求水流曲折而去,以不见其去为吉。水口两岸之山,有狮、象、龟、蛇等名称,重重屏障,内以聚气,外以御风。若他方行龙适当水口,称华表、捍门、天马、大贵之局。建都城,帝王陵墓,水门之山要高耸深秀,雄踞一方。总水口之内无论来龙多少,结地若干,近身都应有小水口即内水口,要求层层具收水之砂。诀曰:“关门若有十重锁,必有王侯居此间。”(【葬经翼】)是大贵之地。

       古人的这些论述,与“寻龙点穴”、“观山望气”等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。故风水学认为,“吉地不可无水”,“地理之道,山水而已”,甚至认为“未看山时先看水,有山无水休寻地。”

加海易洋的微信进国学交流群

不定期群内福利等着您,免费占卜等

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

海量国学知识与您分享

欢迎大家同时关注我的抖音号

共 0 条留言

您的留言

点击/扫码关注小程序

点击/扫码加好友进群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