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免费试吃

免费试吃并不是为了让你知道东西有多好吃,而是为了增加你购买的义务感,让你觉得既然已经吃过人家的东西了,不买不好意思。



2.货架上的镜子

果蔬货架上的镜子表面上是让货架看起来更大一些,实际上是为了让消费者经过这里的时候放慢脚步——人们看到镜子就会下意识的放慢速度或者停下来看看自己。这样,镜子里的水果也更容易吸引消费者的注意,从而卖得更多。



3.神奇的数字

很多人只知道9.9元比10元更吸引消费者,但很少人知道数字3、7、8等没有四舍五入的数字同样吸引人——人们会觉得这种价格更精确,产品更实际。



4.欺骗性字样

一些产品包装突然变大,并在包装上写着增加20%。这并不意味着你想要的东西增加20%,在包装背面或者不显眼处,可能写着“味道增加20%”或者“乐趣增加20%”。这是一种带有一定欺骗性的涨价策略,而你又无法起诉商家。



5.痛苦刺激消费

同样的护肤品,你说它的功能是“滋润皮肤”和别人说它的功能是“延迟衰老”,那么,别人就会卖得更好。因为衰老让购买护肤品的人更痛苦,而痛苦能刺激消费。所以,商家会在产品上标出让人痛苦的各种问题,并说明他们的产品能解决这些问题。



6.同仇敌忾

商家为了让你觉得它是朋友、值得信赖,就会想办法找和你共同的敌人,例如“卡路里”,然后你相信它能对抗你的 敌人,于是你买它的东西。



7.刺激词

商品标牌上写着“9.9元”和写着“仅需9.9元”对消费者的心理影响是不一样的,消费者会下意识的觉得带有“仅需”字样的商品更便宜,认为它是从某个更高的价位上降下来的



8.买多少送多少并不意味着便宜

有时候(没空对比),你买四送一的商品所花的钱,比你散装买五个同样的东西还要贵。四送一的包装只是让你觉得便宜,但实际并不一定便宜(除非你对比过)。



9.唾液分泌会影响产品的口感

黄油、巧克力以及各种调味料会让人看了以后自动分泌唾液,然后觉得带有这些东西的食物更美味,但有时候吃起来并不美味。所以,包装(外观)让你流口水的东西,不一定就真的好吃。



10.包装涨价策略

饮料换一个更酷更时尚的包装,并不会让饮料变得更好喝,但看起来更酷更时尚,就更容易吸引眼球,很多人愿意为此付多一点钱(特别是小孩和年轻人)。



11.越好卖的商品越难找

把好卖的商品放在隐蔽的地方可以带动其他商品的销量,人们在寻找好卖的商品的过程中,会顺带看到其他商品并购买。



12.配对组合

茶和咖啡与甜食搭配在一起,香肠和番茄酱组合,牙膏和牙刷等,搭配销售,卖得更多!



13.摄像头不是监控小偷的

超市里的摄像头主要不是监控小偷,它最主要的功能是“分析客户购买习惯、捕捉客户看到商品时的表情”,有些甚至可以监测到客户的体温变化。这些信息有利于商家对“产品、销售策略”做出调整,卖得更好。

加海易洋的微信进国学交流群

不定期群内福利等着您,免费占卜等

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

海量国学知识与您分享

欢迎大家同时关注我的抖音号

共 0 条留言

您的留言

关闭

点击/扫码关注小程序

点击/扫码加好友进群聊